特色小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行业发展概述
(一)特色小镇概况
特色小镇,是指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良基础设施,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环境因素(如地域、生态特色、文化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产业聚集地、消费聚集地、新行城镇化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特色小镇这一概念2014年发端于浙江,2015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做出重要批示,由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在《通知》中,三部委提出了产业、环境、文化、设施服务、机制体制5个方向的培育要求。
图表1. 特色小镇的培育要求
名称 |
内容 |
产业形态 |
产业定位精准,特色鲜明,做到特、精、强 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 |
环境 |
布局和周边环境协调,格局保持古典特征 宜居的路网、居民区、绿地、店铺布局等 |
传统文化 |
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
设施服务 |
基础设施:自来水、污水、垃圾、道路交通、绿化、防灾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 |
机制体制 |
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规划建设管理、支持政策、镇村融合发展的创新 |
资料来源:《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汇创资本整理
(二)特色小镇分类
特色小镇分类的核心在于两点:一是发展的动力源,即主要的收入来源和盈利模式是什么;另外一个考虑因素是居民来源,即大部分居民是原有的镇域居民还是外来城市人口。按照上述核心点进行分类,特色小镇可以分为四类,即科技型小镇、农业小镇、文旅小镇、产业小镇。根本上讲,任何一种特色小镇基本都是属于这三种类型或三种类型的复合版。
图表2. 特色小镇分类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三)相关产业政策
2016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多个银行出台多项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文件及金融支持文件。
图表3. 特色小镇建设相关产业政策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二、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一)特色小镇发展背景
从2014年特色小镇的概念被提及开始,国家和地方层面都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十分关注,不断从各个层面出台若干意见、规划,从而促进小城镇的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浙江省率先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引起大众瞩目,各地区纷纷开始省一级的特色小镇建设。在大环境下,国家号召去低产能,去除无效供给,大力推进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升级,特色小镇的建设便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划,逐步在全国展开。推进当前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多方力量推进的结果。以国家层面为主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建设特色城镇、魅力城镇。前后共计公布了400多个国家级特色小镇,规划要在2020年建成1000个左右的具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特色小镇,实现地区经济的先发展。
(二)特色小镇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色小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即探索阶段,2014年浙江省省长李强首提“特色小镇”;第二阶段为成型阶段,习近平在《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上做了重要批示;第三阶段为全面推广阶段,这个阶段特点为国家发布引导政策,随后地方政策密集出台,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
总体来看,特色小镇建设正成为当下我国的经济新热点,迅速崛起。热潮之下,特色小镇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经济学概念或者行政学概念,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于一体的经济发展引擎。
中国特色小镇发展历程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三)特色小镇建设规模
截止目前全国特色小镇一共403个,其中第一批127个,第二批276个。从人口规模来看,人口数量超100万的特色小镇有32个,人口数量超20万的特色小镇有6个。
从各区域的特色小镇数量来看,华东地区的数量是最多的,有117个,其中浙江省数量最多,为23个。浙江省从2014年开始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小镇数量并列第二的是江苏和山东,拥有22个特色小镇。
第一批、第二批特色小镇地区分布
来源:公开资料,汇创资本整理
结合住建部推荐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的类型主要有工业发展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农业服务型和商贸流通型,经过整理分析,旅游发展型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为155个,占总数的38.5%;其次为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数量为97个,占比为24.1%。
从这些数据来看,国家可能更支持旅游发展型和历史文化型的特色小镇,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而旅游发展型能更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升当地的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中华上下五千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很多地方并未注重保护、合理开发,历史文化型的特色小镇建设,能够深入挖掘中国文化,有利于保护我们的文化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同时,对于全国各地申报的特色小镇能够更容易上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申报旅游发展型和历史文化型可能更容易申报成功。
来源:公开资料,汇创资本整理
(四)两批国家特色小镇项目阶段性成果总结
经过近2年的发展,中国127个第一批特色小城镇和第二批266个特色小镇(包括非建制镇的特色小镇和建制镇的特色小城镇)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新增大量就业人口,显著提升人均收入。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整体特色小镇带动新增就业人口近25万人,平均每个小镇新增工作岗位近1000个,居民人均纯收入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3。
(2)地理分布特征方面,平原、丘陵、山区的比例基本上为三分天下;从交通便利性来看,农业地区占比为43%,大城市近郊30%,城市远郊27%;基础设施配套等相对完善,多数小镇实现普及自来水、较高的生活垃圾处理率、银行和生活商业覆盖等,基本达到县级平均水平。
(3)功能类型角度来看,两批特色小镇中旅游文化类的小镇最多,产业类小镇数量较少。据统计,两批特色小镇中,85%的小镇拥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80%以上的小镇定期举办民俗活动,70%以上的小镇保留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
(4)体制机制创新效应显著。资金来源方面来看,约一半的小镇采用了PPP模式,有近3/4的小镇采用购买市场化服务项目的模式进行运营;约90%以上的小镇建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和“一站式”综合行政服务,大大缩短了行政管理的链条并提升了效率,同时约80%的小镇设立了综合执法机构。
(五)特色小镇发展前景
根据已经初步建成,企业已进驻运营的部分小镇统计来看,平均一个特色小镇投资额约为50-60亿,规模较小的约为10亿,而较大可达到百亿。按照住建部总规划1000个特色小镇将产生5-6万亿投资额,占全国总GDP的7%;如果按31个省市的规划总和,2400多个特色小镇将产生12-15万亿投资额,可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推力。
另外,从对国内已建成小镇的样本统计来看,总投资中基建设施投资约占比30%-50%,估算全国1000个小镇基建投资将有1.5-3万亿。
部分有代表性的特色小镇投资情况
来源:公开资料,汇创资本整理
三、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分析
根据两批特色小镇的建设成果可以发现,多数小镇仍然坐落于大城市内部或近郊区域,更多的还是对于城市内原有资源和新增外部资源的重新整合,是对于原有商务CBD等区域产业发展业态的一种模式升级,将原有浓重的商业或产业生态添加更多宜居、宜业、宜娱的元素。
同时,这些小镇的开发模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模式,一种是“政府主导”模式。
(一)“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
这种开发模式更多强调产业自身的内驱动力,政府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配建制度和环境的角色,以最高层级的规划作为引导力量,在建设过程中由企业和社会资本起主导作用,负责具体的战略落实、建设和运营。
以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例,小镇坐落于上城区目前仅有的成片规划区块,规划面积3.2万平方公里,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成立了玉皇山南建设发展公司,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投资建设主体,主导小镇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二)“政府主导”发展模式
与民营经济力量较强相伴随的一般是该区域的经济活力较强,而与之相对的,政府力量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区域往往表现为经济活力较差,进而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由于企业和社会资本能力不足,政府角色定位多表现为“大包大揽”模式。
以福建嵩口古镇为例,该类小镇的典型特质是依托当地优质的历史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传统、特色景观资源,这些是满足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条件。
这类文旅小镇存在且生命力活跃的一个大前提是在大城市周边,满足城市人群周边游需求,而对于独悬于生态环境较优质但交通不便、或是景区缺乏足够特色的文旅小镇将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尤其考虑到这一区域经济活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地方政府财力薄弱三大问题,此类特色小镇的建设最具可操作性的方案即为政府全权负责型。
如果由政府全权负责,那么特色小镇的设计和建设的水平应该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但是在整个特色小镇的不断开发和升级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采用股权投资、PPP或基金模式都有可能,但一定要关注的是政府政策支持的力量和资金持续的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文旅小镇的优质生态环境只是吸引人口流入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旅游只是人口的流动,而并不意味着小镇能够实现长久的人口导入,尤其是西部的特色小镇对这一问题尤其应该给予充分重视。
四、国外特色小镇案例分析
(一)登山天堂沙木尼小镇
1、综述
沙木尼小镇(Chamonix)位于法国中部东侧,毗邻意大利和瑞士,坐落于阿尔卑斯主峰勃朗峰脚下的山谷里。作为现代登山运动发源地,长住居民仅1.3万人的沙木尼被称为“户外爱好者的乐园”、“滑雪者的天堂”,每年需接待超过200万的登山滑雪者和日常游客。沙木尼小镇能成为户外运动的天堂,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小镇海拔1035米且位于山谷中,是理想的登山活动出发点;阿尔卑斯山的主峰勃朗峰为小镇带来独一无二的登山资源;其二,1786年8月猎人杰克·巴尔玛和医生米歇尔·帕卡尔两人首次登上了勃朗峰,引发了欧洲登山运动的热潮,历史积淀及户外运动偏好成就了沙木尼在登山活动中的极高地位。
沙木尼小镇地理位置及风景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2、产业体系
沙木尼具有世界上最完备的高山运动教育培训系统,以世界上第一所登山向导学校——法国国家滑雪登山学校(ENSA)为代表。ENSA建立于1943年,由法国体育部的直接管辖,使命是“发展和提高山地运动水平,研究和分析山岳安全风险,训练高水平运动员”。学校有着严格的培训、考核、认证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国际顶尖的向导和登山家。
在法国,登山向导对顾客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这些以技术高超、经验丰富,责任感强而著称的向导们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国立登山滑雪学校开设的项目有登山向导、滑雪教练、高山协作、救援、滑翔伞教练。学校设备齐全,配有六个可容纳20至80人的会议室、一个可容纳220人且配有录像投影机的阶梯教室、一栋配有132个标间的宿舍楼、一个自助餐中心、一个健身房、一个器材室及其它科研场所。因为ENSA的存在,沙木尼成为全球登山标准的定制者,完善的培训和卓越的服务成为其登山产业发展的护城河。
图表9. 法国国家滑雪登山学校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登山是沙木尼的支柱产业,在吸引登山游客的基础上,沙木尼注重相关体育项目、赛事、休闲、文化艺术产业的开发。多元化战略不仅在数量上吸引了更多游客,也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支付意愿。服务内容从“登山”向“登山+运动+休闲”的改变,极大提升了沙木尼作为体育休闲小镇的知名度:
(1)沙木尼有着丰富的体育运动资源,除攀登之外,滑雪、高山滑翔、溪降运动等也开展得非常广泛。2003年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正式举办,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越野赛事之一,每年8月的赛事在2016年吸引超过2000名越野跑精英和数万名跑步爱好者参与。
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2)沙木尼拥有完善的休闲产业链配套。向导服务上,专业的向导公司拥有超过150名注册职业登山向导,能为游客提供沙木尼地区的全方位攀登、滑雪服务;住宿服务上,星级酒店、青年旅舍、家庭旅馆、公寓、露营营地共有50余家,并有房屋租赁、度假中心等物业接待服务。商业服务上,共有登山、滑雪及纪念品等40余家体育用品商店,有提供沙木尼传统美食和西式休闲美食的餐饮娱乐服务;医疗服务上,形成“急诊+医院+研究中心”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如:夏蒙尼医院、高原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山地医学培训与研究所;观光交通上,缆车道于1955年正式启用,将海拔1035米的沙木尼和海拔3842米的南针峰连接起来,不但可使游客领略到冰雪风景,更为登山者和滑雪者带来了极大便捷。
(3)进一步开发文化艺术资源。一方面,沙木尼吸收了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精华,数百年历史的巴洛克教堂、黄金时代的宫殿、“Art Deco”外观、奢华别墅、传统农舍和古朴木屋共生于此,建筑多样性成就了沙木尼独特的城镇魅力。另一方面,每年8月举办的阿尔卑斯山音乐节将旋律带到壮丽的勃朗峰之上,使来此度假的音乐爱好者们尽情沉醉和释放。
图表12. 沙木尼多风格建筑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阿尔卑斯山音乐节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3、发展历程
沙木尼的作为特色小镇的最初起源,来自1786年8月当地猎人巴尔玛和医生帕卡尔两人首次登上勃朗峰;1821年开始,沙木尼开始发展登山服务业,小镇内34名的本地向导组成了一个向导公司;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在沙木尼举办,世界性的滑雪教练训练中心也在这里落户。至此,沙木尼的特色小镇地位已经基本
沙木尼发展时间轴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沙木尼已经建立了以专业化教育培训机构为保障、以多元化休闲运动项目为核心、以完善配套服务为补充的休闲产业链条。
图表15. 沙木尼休闲产业链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二)网球小镇小镇温布尔登
1、综述
温布尔登(Wimbledon)是位于伦敦西南部的小镇,其知名度来自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温网由全英俱乐部于1877年举办,赛事于每年6月最后一周星期一至7月初定期举行。温网是全球四大网球公开赛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赛事。温布尔登没有特别的支柱工业,温网自举办起,就以巨大的吸引力带动小镇相关产业的发展。
温布尔登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2、产业体系
温网于1877年首次于全英草地网球和门球俱乐部管理之下在温布尔登Worpl路附近的一块场地举行,当时仅有男子单打比赛。1884年,全英俱乐部增加了女子单打和男子双打比赛,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则在1889年加入。1922年比赛搬迁到到了如今的Church路场地。如同其他3项“大满贯”赛事,温布尔登在1968年网球公开时代到来之前,只对顶级的业余选手开放。而之后,温网是所有职业选手的圣地。
图表17. 温布尔登发展历程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温布尔登现在有18个草地,9个硬地和两个室内球场。其中,中心球场是决赛举办地,可容纳观众15800人,1号球场则可容纳观众11400人,2号球场能容纳观众4000人,3号球场可以容纳2000人。比赛举办时,现场观众累计可达30万人以上,而观看电视实况转播人次则在5亿以上。2016年,温网的赛事总收入达到2.03亿英镑,其中门票、食物和周边商品贡献约5000万磅,赞助商和供应商贡献约4000万磅,剩余的1亿磅则来自转播分成。最终,赛事净利润为4200万英镑。
图表18. 温布尔登网球场及比赛盛况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温网历史悠久,网球传统的延续强化其网球赛事的独特地位。从1877年举办至今,延续不变的赛事传统为温网打上了重要烙印。与其他三大网球公开赛不同,温网参赛选手须穿着白色球衣在草地上比赛,而球童则规定穿着绿色制服;女选手其姓之前被冠以“小姐”或“夫人”,男选手则直呼其姓;温网不按照世界排名来定种子排位,而是通过选手的草地比赛表现给出排位;除了几大主要赞助商如劳力士、汇丰、依云外,温网的主赛场不接受其他赞助。
温网不断攀升的奖金也是吸引选手参赛的一大因素。1984年,温网男子单打冠军奖金为10万英镑,女子单打冠军为9万英镑;1985年男单冠军为13万英镑;1987年男单冠军奖金为15.5万英镑;1991年男单冠军获24万英镑,女单冠军获21.6万英镑,甚至第1轮遭淘汰选手也可获得一笔奖金,男子3600英镑,女子2790英镑。如今,温网已经实现了男女运动员奖金持平政策,每年共有2700万磅奖金,已经超过美网(2600万磅)、澳网(2300万磅)、法网(2200万磅)成为奖金最多的公开赛。
温网单打奖金表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由于没有支柱工业,温网及其带动的基建、观光、餐饮活动等成为小镇的重要收入来源。基建方面,球场持续翻刺激小镇经济增长。近两年14号、15号球场将扩展地基,新的餐馆、照相室、训练馆将开始修建。此外,还有64个大大小小的建设项目开展,总投资会达到千万英镑级别。赛事用品方面,每年温网消耗50000余个网球、超过350000杯茶和咖啡、超过28000kg草莓(奶油草莓是温布尔登的“官方”零食)。
温布尔登网球博物馆及奶油草莓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旅游方面,温布尔登网球博物馆、球场是游客参观的重要景点,著名的温布尔登手巾在赛事期间可以卖出约28600包;另外,迷你型小球场可供球迷们在排队间歇打球娱乐,还有大牌球星候场对弈;帐篷露营也是旅行的重要活动。据英国媒体报道,温布尔登住户如果选择在温网赛事期间出租房屋,收入约为其一年工资。因此,小镇依附于温网赛事之上,整体生活水平较高。
(三)新西兰皇后镇
1、综述
新西兰皇后镇位于新西兰东南部瓦卡蒂普湖边,被南阿尔卑斯山环绕,是世界蹦极的发源地。小镇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稀少只有1万4千多人,常驻人口主要从事旅游和酒店相关的工作。小镇配套设施完善,机场据镇中心仅8公里,镇上有酒店200多家,其中高端酒店有皇后镇希尔顿酒店、里斯酒店等。
皇后镇被誉为“探险之都”的原因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南阿尔卑斯山是新西兰最高大的山脉,巍峨高耸、峡湾众多,是蹦极的极佳选择。同时,美丽的瓦卡蒂普湖是新西兰第三大湖泊,由于形状独特有特殊的潮汐现象颇具特色。因此,除蹦极外,滑雪、喷射快艇和山地自行车均是“探险之都”皇后镇的热点项目。
图表21. 新西兰皇后镇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2、产业体系
皇后镇具有商业蹦极发源地的独特标签,从单一的蹦极项目发展到户外运动综合胜地。皇后镇卡瓦劳大桥是世界商业蹦极的发源地。蹦极时一种源于南太平洋瓦努阿图的一种传统活动。新西兰人哈科特,在卡瓦劳大桥首次成立商业蹦极组织反弹跳跃协会,进行商业蹦极活动。为了宣传蹦极哈克特更是从埃菲尔铁塔跳下,让蹦极推广到全球。皇后镇通过蹦极这单一项目就吸引了众多游客。
同时,小镇拥有的自然地理资源优势适合发展其他不同的极限运动,进一步形成了极限运动的集群效应。小镇所处的南阿尔卑斯山南段,山体陡峭,有激流,山顶被冰川覆盖,能进行攀山、漂流、山地自行车和冰川徒步等项目。在冬天,整个山体被冰雪覆盖,小镇附近有四处天然滑雪场。瓦卡蒂普湖,湖面开阔,能发展帆船划艇和水上飞机活动。小镇还开展滑翔伞、跳伞、热气球等项目。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多变,种类齐全,小镇可发展的项目众多,成为有超过200多个项目综合性户外运动的“探险之都
皇后镇户外运动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发展户外运动的同时,皇后镇镇最大程度保留了皇后镇的天然景色,游客可以在体验惊险刺激的同时享受小镇梦幻般的美景,因此小镇的休闲旅游项目同样十分有名。瓦卡蒂普湖和南阿尔卑斯山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米尔福德峡湾游船光、萤火虫洞、观景缆车和皇后镇山顶观星。皇后镇的美景以梦幻闻名,电影魔戒曾在这里取景,电影魔戒曾在这里取景,小镇发展出了以电影《魔戒》为主题的旅游路线。因为景色浪漫,小镇萌生出婚庆产业。此外,小镇近年开始发展的高端度假旅游成为特色,位于瓦卡蒂湖北端的布兰凯特湾是新西兰最好的度假庄园之一。文化节日方面,皇后镇在每年6月底到7月初南半球的冬天,均会举办“皇后镇冬之祭”庆祝冬天到来,这是新西兰最大规模的冬季庆典活动。
图表23. 皇后镇魅力景色与度假村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3、发展历程
皇后镇的体育和旅游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双轮驱动的特色小镇在全世界尚属少见。户外运动作为皇后镇旅游发展系统中的重要元素,是形成体育旅游共生体的基本条件。上述运动具有探险性、挑战性和刺激性特征,皇后镇则利用以高山峡谷、急速湍流、冬季白雪皑皑等优越地势,开发激流泛舟、跳伞、滑雪、蹦极、喷射快艇、漂流、山地自行车等户外运动,为各地户外运动发烧友提供了良好的体验场地。
而体育旅游中另一个元素则是旅游,多样性旅游产品可以满足各类游客的差异化需求。在旅客体验惊险刺激的户外项目之后,皇后镇依托美景、历史、文化,开发休闲度假、节庆旅游、婚庆旅游等深度体验产品,同样吸引了大量游客。
同时,由于《指环王》的IP宣传,皇后镇“魔戒仙境”的名号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随着发展中国家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皇后镇有望收获增量客流。
(四)经验总结
基于上述四个国外特色小镇案例,我们认为中国在建设特色小镇时,应当借鉴以下经验:
1、关注禀赋,尊重历史。
无论是以体育体验、休闲产业为主的沙木尼,还是以体育制造业为主的蒙特贝卢纳,或是网球小镇温布尔登,其体育特色均源自历史的流传。一方面,禀赋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依靠,关注小镇产业特点、资源分布的实质是探寻适合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需要时刻关注小镇的禀赋变化,如人口流动、资源更新、消费需求、比较优势改变等,调整发展规划,例如在2000年后,蒙特贝卢纳参与了足球鞋的定制生产,取得了良好结果。
2、采用“主导产业+多元化模式”。
案例中的成功特色小镇均采用了这一模式,其本质是体育产业的多元属性。体育项目与休闲旅游的关系天生存在(如沙木尼、温布尔登和皇后镇),并且体育用品的制造也能够触类旁通(如蒙特贝卢纳)。在有实力较强的主导产业或产品后,如果其无法带来超额增量客流或收入时,相关多元化发展能够在“量价”逻辑上获取更大空间。
3、深耕行业标准,打造情感基础。
特色小镇的落脚点是产品提供,顾客在体育产业的消费(无论是项目还是产品)则更注重休闲体验。供给和需求端的特点,决定了体育产品必须打造情感基础,而该情感来源于高端的行业标准,掌控标准者为王。“国立登山学校服务、发源地工艺、魔戒仙境”等宣传标语,实质上是基于行业标准建立情感基调,深挖产品护城河。
五、国内特色小镇案例分析
(一)千年古镇乌镇
1、综述
乌镇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位于上海、苏州杭的黄金三角地带离大城市都不到1小时的车程。开发最初,乌镇以东栅的观光旅游为主;随后乌镇对西栅进行保护开发和基础设施改造。
乌镇地处桐乡市北端,京杭大运河西侧,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原镇域面积67.22 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常驻人口5.7万人,今年8月,龙翔街道与西浜村划归乌镇镇管辖,调整后,镇域面积为110.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人,辖4个社区和26个行政村。乌镇互联网特色小镇选址在镇区西北角,紧邻西栅景区,具体为:东至乌镇市河,南至西栅景区界线,西至薛塘,北至京杭运河,规划用地面积3.1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626.4亩。
古镇在作为景区之前,首先是居民的住地开发需处理产权问题。乌西栅时采取整体模式,即先全资买断西栅所有原商铺和住家的房租产权,再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改造经营避了开发时与居民之间矛盾以及古镇过度商业化、态同质等问题,以此乌镇向休闲度假小转变。随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乌镇以戏剧为入口,举办乌镇戏剧节、建造木心美术馆,把戏剧作为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属于乌镇的IP,避免了古镇的同质化。近年来,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址,并入围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创建名单凭借释放连锁“红利”,乌镇开始向会联网会展小镇转变。
乌镇地理位置及风景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2、产业体系
目前乌镇定位于以互联网产业为主导的,以会议会展、旅游休闲、安居乐业、城镇管理等领域网络化、智能化应用为体现的,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知名互联网企业共同建设的具有诗画水乡特色的集聚互联网产业新成果、新产品、新应用的“互联网小镇”。按照特色小镇规划,乌镇互联网小镇确定了9大重点建设项目:
(1)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10亿元,项目自2015年5月开工,于2016年10月竣工。宴会中心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6亿元。
(2)互联网产业及互联网博物馆,总投资26亿元,项目位于西栅景区西北部,总用地面积约1500亩,其中建设用地约800亩,该项目的土地征用已基本完成,将于2018年开工建设。该项目将用于建设互联网主题公园、博物馆、数字影视基地、互联网产业、智慧旅游体验中心等设施。
(3)江南乌村,总投资3亿元,项目紧邻乌镇西栅景区和京杭运河,占地面积约417亩,其中建设用地130亩。该项目将围绕精品农产品种植加工区、农事活动体验区、知青文化区、船文化区等四大板块,建成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新型旅游度假区,将打造成为中国“农家乐”旅游产品发展的新典范。
(4)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总投资1亿元,该项目位于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同时作为互联网大会期间展览展示场地。
(5)互联网创客空间,总投资3亿元,项目位于西栅景区北侧,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东侧,建设用地约100亩。该项目的土地征用已基本完成,将于2018年开工建设。项目打造以创客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基地,沿水系重点集聚创客商业交流、相关支持服务等活动,形成互联网融合创新中心,周边配置以创新创客办公及居住为主的混合用地。
(6)健康谷“挂号网”医疗中心,总投资1亿元,项目位于镇北路北侧,建设用地5亩,将用于智慧医疗项目建设。目前互联网医院已投入使用,乌镇互联网医院实现了互联网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是对“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全新探索。
(7)吴越文化创意园,总投资10亿,项目位于乌镇北栅,总占地约124亩,其中建设用地约100亩。项目以文化创意类产业为主要内容,包括“乌镇双年展”(国际现代艺术展)展厅及配套设施、创意工坊、滨河文化休闲街、乌镇戏剧学校等内容,打造集文化产业、文化创意设计、文艺演出(电影、电视、戏剧)和传统现代艺术国际展览的“文化集市”。
(8)互联网大数据运营中心,总投资5亿元,项目位于环河路北侧,隆源路西侧,建设用地面积约15亩,该项目的土地征用已基本完成,将于2018年开工建设。该项目将用于智慧旅游综合平台、智慧政务、智慧安防等建设。
(9)互联网创业街区和创客村,总投资1亿元,项目位于镇北路北侧,建设用地约30亩。该项目将用于引进金融咖啡等互联网创业创新街区平台,构筑产业生态,创建创客村。
以上项目的运行为乌镇互联网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势头,除九大规划项目之外,乌镇互联网小镇的产业发展后劲十足。今年,今目标、福瑞泰克、赛飞卡盟等重点项目相继完成签约、落地,这将促进乌镇互联网产业更多元、全面发展。在谈项目中,互联网产业项目也呈现出多领域发展趋势,涉及影视文化、电子商务、服装设计等领域。
3、发展历程
图表25. 乌镇发展时间轴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二)特色文旅小镇彝人古镇
1、综述
彝人古镇始建于2004年,最初定位为商业地产项目,所以在开发之初彝人古镇便已盈利。随着本地客商及投资者对彝人古镇愈发关注,开发商从“昆明-大理-丽江”黄金旅游线路出发,提出了通过彝人古镇项目,打造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和集散地,以此扩大彝人古镇作为商业地产项目的运营空间。随后在建设时注入了彝族文化、火把节、彝人部落、彝乡恋歌大型演出等元素,其地产属性逐渐淡化,形成了一个新的旅游小镇。2017年,彝人古镇被列为云南省20个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小镇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彝人古镇已变成了集文化景区、旅游集散地、城市会客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同时彝人古镇也成为依托特色文化旅游拉动楚雄当地产业发展,创造居民就业的一个重要引擎。
图表26. 彝人古镇地理位置及风景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2、产业体系
彝人古镇在建筑风格上延续了原德江城的风貌,再现了南宋时期的盛世繁华。古镇建筑样式汇集了云、贵、川等地的彝族民居样式,同时深入挖掘楚雄彝族文化,参照传统彝族村落建筑设计,毕摩房、苏尼房、姑娘房等在此留存。此外,营建彝人部落特色街区,组建演出团队,每晚演出“”,开发酒店、客栈区,为打造一个真正的旅游商业综合体和旅游集散地建立基础。
彝人古镇祭火大典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彝乡恋歌”是伟光汇通打造的一项以“天天长街宴、夜夜火把节”为主题的彝族原生态歌舞伴餐类旅游产品。通过连通的环形水上吊脚楼这一特殊用餐环境,“彝家八大碗”这一特色餐品,营造和再现了彝族人民摆设长街宴同族共聚、诚挚待客的餐饮文化。而在品尝彝家美食之余,中央水榭舞台的表演更是精彩纷呈——跳菜、敬酒歌、服饰展、猜新娘互动等等,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原汁原味的彝族风情。
彝人古镇彝乡恋歌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此外,彝人古镇配置合院区、彝人文化主体园区、酒吧街、大型餐饮区、客栈区等。商业业态丰富,商铺、客栈、餐饮、小吃、茶吧、酒吧等商业形态应有尽有;经过集中打造,形成了酒吧街、东盟风情街、韩国风情街等几条主题商业街区。整个古镇全具备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功能,充分满足市场各类需求。
彝人古镇不仅契合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且其背后所体现的古建新生、文化敬畏、特色旅游景点打造等发展逻辑,为其他地区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多可想象的空间。
3、发展历程
彝人古镇前期(即1、2期)占地243亩,总投资3.2亿元,于2005年初动工已于2006年底如期开发成功,获得了一致好评,成为楚雄旅游文化的新亮点。
图表29. 彝人古镇发展历程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三)袁家村
1、综述
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袁家村周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距袁家村10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唐肃宗建陵石刻,是关中地区帝王诸陵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石雕石刻群。袁家村现已形成以昭陵博物馆、唐肃宗建陵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的点、线、带、圈为一体的旅游体系。
袁家村从2007年开始由村委书记带领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将关中的特有民俗小吃、技艺等与现代文化创意、休闲生活方式相结合,形成了现在的年游客量过百万、收入过亿的关中民俗特色文化旅游小镇。
目前,袁家村的年客流量300万,营业额超10亿,其中有年利润300万元的粉汤羊血,有单日营业额高达29万元的酸奶铺。从客流统计数据来看,袁家村的人流在平日里达到4~5万,周末达到6~7万,国庆及春节等特殊节假日,最高客流可达20万人次/天。这样的经营客流数字已超过西安人气火爆的兵马俑和回民街,跃升为陕西排名第一的旅游项目。从经营收益来看,袁家村的餐饮业日营业额已经达到200万元,一年加上其他收入,可超10亿元,已经达到一个大中型城市中大型购物中心的营业水准。
图表30. 袁家村地理位置及特色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2、产业体系
袁家村仅用十年的时间,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被誉为“关中第一村”,无论在旅游知名度影响力还是在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上,都远超距离袁家村仅4公里的唐昭陵景区。袁家村以展现关中风情为主,全方位完善创意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填补了礼泉县在高档化的民俗性综合型旅游度假设施上的空白,同时不断强化品牌特色,扩建关中民俗街,打造时尚和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康庄文化娱乐街,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涵盖了阿兰德国际会馆、关中客栈、各式酒吧、咖啡馆、书屋、书画院、国际小商品超市、多功能广场、养生堂和游戏拓展中心等30多家店铺。游客不但能够感受到农家氛围,品尝关中小吃,观赏关中小镇之景,还能够体验民俗文化元素与现代设施相结合的独特的生活情调,极大地满足了游客对于乡村旅游的观赏、休闲、娱乐的需求。
图表31. 袁家村产业分布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袁家村采用统一规划,村容村貌体现了秦风汉韵的格调。统一运营,统一接受袁家村的管理办法及模式,将关中地区民俗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将民俗小吃、茶馆、技艺、游乐与现代的文化创意、休闲体验生活方式结合在了一起。
(2)小吃一条街
是袁家村几乎就是靠餐饮业能带动起来的,小吃街是最吸引游客的地方。
一是控制业态严格。整条街业态布局为小吃,每种美食仅限一家经营,绝不重复。二是通过窘迫逼狭的建筑布局,人为营造熙熙攘攘的商业氛围。小吃街的道路宽度为4米左右,街道顶部用布幔遮挡,现场狭窄局促,故意减慢游客速度,造成拥堵。三是商铺布局合理。外间现场制作食物,成为展示陕西当地风俗的一个场所,增加风俗氛围。除却餐饮之外,袁家村的休闲和文创业态也是别具风味。
(3)娱乐休闲区
包括麻将馆和茶馆区。此区域的业态相对要复杂,既有大型客栈、茶楼、麻将馆,也分布着小吃和餐饮。
(4)酒吧一条街
是为了吸引附近城市的白领阶层设立,装饰风格时尚现代。
(5)民俗体验区
袁家村最大的卖点和独特性。在民俗体验区,众多的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醪糟坊……各具特色,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民俗体验区的客户消费频率并不高,但能够带来更多的客流。村委会对民俗体验区进行补贴或减免。
在关键的招商运营管理模式上,还采用了免租金、统一经营和管理,对于关系到民生的食品原料进行统一供货、自营加工厂、调味品厂、酸奶厂、油厂、面粉厂等关键的原材料加工部分,将商户经营业绩与村集体的经营收益相挂钩,并且效益可观。
袁家村构成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3、发展历程
2007年,袁家村因地制宜,确立了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发展规划。通过集资的方式,筹措资金近亿元,开始修建民俗村。
袁家村发展历程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四)福建嵩口古镇
1、综述
嵩口镇是福州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福州市永泰县的西南部,地处永泰、仙游、德化、尤溪、闽清五县的结合部,辖区面积257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20个行政村。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闽台乡村游示范基地、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重点镇”等众多荣誉及月洲、中山两个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末,镇域常住人口3.2万人,镇区常住人口1.5万人。2015年,镇GDP为13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1.13万元。
嵩口古镇是南宋爱国词人张元干的故乡,同时是永泰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嵩口镇区有60多座明清时期古民居保存完好,属下各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达百座以上。嵩口古镇东临闽清县,北接尤溪县,西毗德化县,南依仙游县。2008年,嵩口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袁家村地理位置及特色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2、产业体系
嵩口古镇修复直街、横街、米粉街、关帝庙街,恢复古码头、关帝庙、土地庙的原有风貌,并恢复传统的商业氛围,重建米粉店、酿坊、理发店、裁缝店等民间商铺,增加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活动,并采取体验参与式模拟经营。整治斜阳院巷,坚持以鹤形路为主线,对龙口厝、宴魁厝、拔魁厝等古民居院落整治打造,实施古民居民俗、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体验试点的改造。主要景点包括:
(1)用坦厝
用坦厝位于嵩口镇区的下坂村,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由清朝乾隆年间的当地富翁陈上珍所建。这座大厝内有正大厅、下厅、横厝、横厅、书斋、门楼、内埕、外埕、雨水井、后花园及200多个房间。厝内有一套12扇镏金屏风,正大厅神龛前四扇门窗精雕细刻着三国人物故事,景物纵深5个层次。
用坦厝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2)宁远庄
宁远庄位于嵩口镇区月洲村的一处小山包,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历时五年方成。其是一座寨堡,寨墙数百米长,6米高,都是用近一米厚的青石块砌成的。寨墙上开有四个大门,东正门装有两重木门,门口留古石马槽。庄内建筑依山势而建,一座座呈品字形的木楼彼此相连。
宁远庄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3)张元干故居
张元干故居位于嵩口镇区的月洲村,名为“半月居”,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原为土屋,系张元干出生地。新建筑为张元干子孙于明末(1643年)所重建,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拥有保留完好的“弧形墙”。故居旁边还有“水月亭”、“寒光阁”、“雪洞”、“紫竹假山”等遗址。其中的雪洞在小溪旁依坡而建,共有3小间。
张元干故居
(4)古渡口
古渡口位于嵩口镇区的直街。其门楼和廊柱保存完好,石阶边还可泊船。渡口处有4块石碑:明朝嘉靖年间的“林带溪植榕碑”、清宣统元年的“重整义渡碑”、清“奉宪永禁溺女碑”和清代为处理林陈争水而引起人命案而立的“奉抚宪碑”。其中, “重整义渡碑”上明确划定了渡船收费标准,如“喜轿过渡只收花彩钱肆枚,棺柩过渡不准索取花彩钱分文”等。并规定了渡船安全要求, “渡船无论新旧,如有损坏,须修理坚固,不准糊涂滥用”。渡口的渡船按照石碑上的规定,把一代代人渡过大樟溪。
古渡口
来源:网络,汇创资本整理
嵩口古镇主要的特产有蛋燕、九重、粿葱饼、李干、鼠曲粿等。主要的民俗风情有:
元宵游神:嵩口古镇的月洲村每年农历正月有闹元宵游神的习俗。游神时村中青年抬着张圣君塑像和刀轿,全村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在一阵急促的铜锣声后,人们神情肃穆,一名男子赤膊光脚跳起神来,先用宝剑舞上一通,而后蹿上刀轿端坐其上游遍全村。男子数九天寒赤膊光脚不觉得寒冷,未到刃轿前时奔走如飞,跳神人用锋利的宝剑在胸背上轮番抡砍,只见刀落处肌肉泛白,刀起时却毫无损伤,而其所坐的刀轿,脚踏、臀坐、背靠的都是三双利刀,双手各扶两把刀,刀刃向上,刀口锋利。游神队伍绕村一周巡行,经过家家户户,经过之处,燃放鞭炮,烧香祭拜,保佑合境的平安,祈求来年风凋雨顺,幸福安康。
五显庙会: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是五显大帝生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庙会,为他祝寿,祈求风调雨顺、田禾大熟。后来就演绎开来了很多意思。五显大帝是财神,博得经商者们的虔诚礼拜。每月初一、十五,商人们都要到“五显庙”去焚香上供。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八迎五显大帝,信徒们又会挑了“五牲”(鸡、鸭、鱼、猪、牛)、香烛纸炮,赶到庙里去祭。再后来又演绎为五福临门中的五福:一福“长寿”,二福“富贵”,三福“康宁”,四福“好德”,五福“善终”。
林公出游: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林公大使神像被移到德星楼过元宵节。正月十七、十八、十九三日出游,巡行全乡,嵩口古镇的街边商店及全镇人民都会大放鞭炮、花烛。
嵩口镇地处福州永泰、福州闽清、莆田仙游、泉州德化、三明尤溪四市五县的结合部,古时为闽中水陆交通枢纽。后因交通区位变迁落后于沿海地区,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存。随着福州市域城镇化的发展,人口外流面临衰败。而后区域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后发先觉,致力于“文化崛起、古镇复兴”,依托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优势,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和农业生产优势,利用闽台合作的地缘和政策优势,打造古镇和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乡愁经济,吸引创客和游人,活化小镇和乡里,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路子。
嵩口古镇投入资金8700多万元,对核心游道沿线的32个节点景观项目和环境综合实施了治理工程,引入台湾文创团队,把嵩口古镇建成全省古镇保护与发展和闽台乡村游的样板典范。
在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方面,采用文化铸魂、产业支撑的模式进行。
文化铸魂:将本土工匠和手工艺人就近嫁接到主要街道的景观改造项目中,将传统文化根基植入现代载体,实现“自然衣+历史魂+现代骨”的效果;
产业支撑:实施“一核五片”旅游总体规划,加大古村落、古民居、古寨堡保护修复力度,壮大特色乡村旅游,丰富旅游特色业态。
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嵩口镇着重发展休闲旅游业,扶持了业态示范和传统工艺,提高了古镇的知名度,逐步形成了初级旅游目的地,农家乐、民宿等特色业态相继落地开花,在四条旧街上渐进式引入竹篾工艺品、手工线面等传统工艺示范店,着重推动体验工坊的建立,促成游客进行参与和互动。依托高速出口节点,扶持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中介代理等现代服务业,支持网购发展和农村电商配送,拓宽农产品销路。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闽江下游最大的支流大樟溪贯穿全境,赤水溪、大喜溪一尘不染,石奇、水清、山峻、树怪,溪边景色十分迷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李园遍地,温泉丰富。上有德化水口、石牛山,下有百漈沟、梧桐汤埕、青云山等多个景区,人文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嵩口镇南宋形成集市、形成赶墟(初一、十五),元朝置镇、明朝设巡检司,1914年成立福建省第一个乡镇商会,是海丝路重要渡口、闽商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虎尊拳发源地。历史上,从嵩口镇走出以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词人张元干、闽台最大农业神张圣君为代表的众多著名文人。全镇160多座古民居,木雕精湛、石雕丰富、灰塑疏朗。
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镇区主街道立面、屋面等景观有较大提升,古渡口、古榕广场等景观恢复已初具成形,古街景观逐步成形, “斜阳院巷”古民居片区完成抢救性修复,特色业态引入,一期核心游道景观提升和游步道贯通,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城乡面貌得到突破性改变,古镇韵味愈加浓厚。
图表39. 嵩口古镇产业业态
六、特色小镇发展趋势展望
1、特色小镇的产品线将更加清晰
经过近年的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及产品模型研究,特色小镇建设始终坚持产业先导原则已成为业内共识,而产业的发展前景和特色性直接决定了未来小镇的活力。所以,选择特色小镇的战略发展方向是产业研究的核心。经过探索实践,特色小镇的产品线已逐渐明朗,具备行业前瞻性的开发商已抢先发布自己的小镇发展白皮书,为抢占特色小镇高地绘制了宏观发展蓝图。根据我们的行业观察及深度研究,我们认为无论未来小镇开发主体如何变化,特色小镇将围绕以下几个最有前景的产业方向进行突破:
(1)以康养为主要产业的康养特色小镇
(2)以生态农业为主要产业的田园特色小镇
(3)以体育运动为主要产业的体育特色小镇
(4)以教育为主要产业的教育特色小镇
(5)以文化旅游为主要产业的特色旅游小镇
(6)以高科技研发为主要产业的特色科技小镇
综上所述,特色小镇未来将围绕健康、旅游、体育、文化、农业、高科技等几个主要产业方向发展。
2、特色小镇的先锋方阵初显雏形
如果将2016年看成特色小镇的发展元年,经过2017-2018年的深度摸索和产业规划,2019年将迎来一批特色小镇的落地实践。具备长远战略规划和产业资源优势的地产开发商、产业运营商等社会资本将进入特色小镇的先锋方阵,引领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
3、缺乏产业资源及运营战略将提前退场
目前想搭载特色小镇之风以期分享政策红利、产业红利的社会资本不在少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开发商已经意识到,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没有优势的产业资源、没有产业招商及运营的能力,要想参与特色小镇的开发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获得开发机会也是一种无畏的冒险。
在目前宏观政策背景下,带着传统房产开发思维力求通过住宅去化回笼资金来反哺产业初期运营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没有清晰和长远的产业规划和战略发展思路,这样的小镇将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更无特色可言。只有牢牢把握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产业,开发的核心是产业运营,运营的效益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的结合,方可在业内树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依然坚持用地产的开发逻辑来运作特色小镇,没有从根本上去建立产业运营的发展战略,没有足够的资本为未来产业运营做支撑,这部分开发商将不得不提前退场。
4、践行跨界、融合、共享发展理念是趋势
特色小镇力求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追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保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特色小镇在确保核心产业“特”的同时,必须进行多产业跨界融合才能确保小镇产业链的内生活力。
一个完整的特色小镇生态系统,通常分为核心产业、衍生产业和配套产业三个层级,由内而外实现共荣共生共享。
(1)单一产业难以为继。非工业类特色小镇,以康养、田园综合体、民宿、旅游、文化为主题的小镇。单纯做任何一个产业,生态系统都将难以建立,投资收益更难以保证。
(2)统一运营才能协调发展。产业布局不同、服务领域不同、产品基因不同、运营周期不同、盈利模式不同。碎片化运营的结果将令小镇失去活力,投资回报遥遥无期。
(3)融合的关键是产业链的挖掘、细分和创新。只有将当地的特色手工艺、非遗文化、土特产、历史符号等进行充分挖掘,并通过创新手法实现被传播、接纳体验、加工实现产品化、被售买。才能实现由核心产业向衍生产业过度,激发产业活力,最终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4)小镇商业模式需集成创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再造产业流程、供应链条、管理流程,把散落各处的碎片资源重新配置,变成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东西。
5、小规模、紧凑型、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是突破方向
特色小镇并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小镇,它非镇非区,也不是产业园区,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特色小镇追求“小而美”,需改变单纯求大思维,特色小镇的小尺度、近距离、微景观是其发展的优势。应在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精上多下功夫,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转变,才能探索出更广阔的前景。小城镇不要克隆大中城市形态,要突出自身的地方特色,包括地方文化特色、建筑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旅游特色等。
特色小镇的区位由其核心产业决定。由于特色小镇的产业还是以承载核心城市的外溢需求及上下游产业链关系为主,因此一般不宜远离核心城市,所以特色小镇一般位于城市远郊或城市周边区域。但是具备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依托其自然资源,一般会稍远离城市中心地段,但也应该保证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便捷性。
6、旅游+大健康特色小镇将成为热门
健康小镇是医养资源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产物,发展的关键在于依托优势环境,从健康检测、健康医疗、健康促进、慢病疗养、精神康复、休闲养老角度入手,并延伸发展与健康相关的中药、养生、运动、有机农业等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健康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大健康是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延伸而形成的一种全局理念。其核心是自我健康管理,通过排除或减少健康危险因素,达到身体、精神、心理、情绪、社交、道德等方方面面的健康。根据《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可见市场潜力巨大。
(2)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制定健康医疗旅游行业标准、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未来20年,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3)健康与旅游加速融合,为康养小镇的发展奠定基础
世界医疗旅游协会报告称全球医疗旅游产业未来年增速有望保持15%-25%的高增长率,2017年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7000亿美元。而国际传统旅游产业的增长率近几年一种保持在3%-5%之间。数据统计显示,以健康养生为目的的旅游消费者整体上比普通游客多花费130%,收入效应远远大于传统的旅游产业及医疗产业。
7、特色小镇的PPP合作模式将呈上升趋势
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因此合适的融资模式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将至关重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已逐步广泛运用,未来将呈现上升趋势。
PPP模式的利好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1)减轻财政压力,开拓融资渠道,通过小镇进入成熟阶段后产生的稳定现金流收入,可以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进一步支持小镇的发展;
(2)政府和社会资本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项目的不同阶段管控相应风险,降低和分散风险,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效率;
(3)政府会提供包括土地、税收、银行信贷支持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利好政策;
(4)定位准确、运作科学、机制合理的特色小镇,可以满足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要求,也对政府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