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概念
1.1农村供应链的界定
现有供应链的定义都是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定义。指的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这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还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并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这种定义移植到农村生产、流通过程中。农村供应链可以理解为:在农村农产品、生产资料、农民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涉及原材料、中间产品、产成品,并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农户、分销商、零售商、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据此,这当中的供应链将主要包括农产品供应链、农村生产资料供应链和农村消费品供应链。
1.2农村供应链金融的界定
供应链的定义以制造业为核心进行界定,农村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也多以农业供应链金融为核心进行界定。
供应链金融指的是立足于产业供应链,根据供应链运营中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针对供应链参与者而展开的综合性金融活动。
农业供应链金融多指的是商业银行通过审查整条农业供应链, 基于核心企业、 农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的真实贸易交易, 根据供应链运营中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作为担保, 对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及农户进行信用捆绑的新型融资模式。
1.3农村供应链的关系
关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供应链及农业供应链金融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农业产业化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农业供应链,有效的农业供应链是农业供应链金融顺利运行的基础。反过来,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通过为农业供应链上成员提供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从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也就是说,农业产业化是前提条件,农业供应链金融是考察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融资方式。这当中,主要指的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这一供应链条及金融服务。
另外,农村生产资料及农村消费品供应链与传统产品供应链较为接近,本质上也是将其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成的产业链条,前提是相关产品生产销售的规模化、工业化、专业化。这当中的金融服务,我们将只关注与农户生产经营及消费相关的环节,且主要指的是产后触达至农户等的下游销售环节中的金融服务。
1.4供应链金融的一般性产品和服务
上游作为主导企业为下游提供融资支持
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上游对下游的融资支持,通常情况以预付账款和基于库存的融资为主。其中,基于存货的融资业务包括仓单质押融资和存货质押融资两种,合作方通常包括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借款人、实际资金使用人和指定的第三方物流。
仓单质押融资:指的是融资企业将自有或有权受让的仓单质押给银行,银行根据一定的质押率向融资企业提供授信的融资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中,物流企业提供的仓单作为物权的凭证是法律上的标的物。
存货质押融资:指的是融资企业将已经存在且拥有货权的货物质押给银行,并交给指定仓库监管以取得授信的融资方式。存货质押融资又分为静态质押融资和动态质押融资。
下游作为主导企业为上游提供融资支持
在下游作为主导企业为上游提供支持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相对弱势的上游企业面对强势的下游企业,会采用赊购的形式以打开销售市场,因此总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所以这当中的融资服务主要是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指的是上游供应商以应收账款的债权作为质押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供应商完成融资后,如果下游采购方无力付款或者拒绝付款,金融机构可以向供应商要求偿还贷款资金。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指的是上游供应商将应收账款债权卖给金融机构,并通知买方支付货款给银行,由金融机构承担收账风险,且对融资企业没有追索权。从不同的分类,我们可以将保理业务分为几类,常见的是明保理和暗保理的分类方法。其中,明保理指的是金融机构和供应商需要将销售合同被转让的情况告知采购商,并签订金融机构、供应商、采购商之间的三方合同;暗保理指的是供应商为了避免让客户知道自己因流动资金不足而转让应收账款,或者采购商对应收账款转让持消极态度等情况下的一种保理方式。在暗保理方式中,货款到期时仍由供应商出面催款,并向金融机构偿还借款。
应收账款证券化,指的是融资企业将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应收账款转化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且流通的证券的融资方式。
二、农村供应链融资需求拆解
按照我们上述对农村供应链的分类,下文我们将依据不同的供应链进行具体的供应链融资需求拆解。
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链
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链条来看,供应链中的参与主体包括生产者(农户、合作社、种养企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出口商或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
如果我们将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供应链条分为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在其中的每个环节,每一类参与主体都有不同的融资需求。
在生产环节,种养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生产者在购买种子、种畜、化肥农药、土地承包、农用设备购置方面存在资金缺口。在加工环节,参与主体主要是农业企业,包括处于成长期的农业企业和成熟型的龙头企业。他们在供应链中的资金需求主要包括农产品收购的缺口,农产品收购企业需要在较短期限内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收购,资金往往被长期占用。在销售环节,加工企业或销售商通常有大量存货,这也将占用加工企业和销售商的流动资金。
如果在较为产业化的细分农业生产领域,上述的各个环节将由龙头企业主导,即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农资供应商、技术服务商等的综合体。因此商业银行往往以农业龙头企业的信用为主,围绕其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为上下游提供融资服务。
以农业龙头企业主导的供应链条属于完整的较长的链条,常出现在细分的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种养殖领域。在实际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实则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仍是相对分散的,因此也决定了其中的融资方式各不相同。
整体来看,依据不同程度的供应链,其中的供应链融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节点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融资,体现为资金盈余者向资金需求者提供内部融资,也可以称之为直接融资;另一种是利用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从外部融资,例如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寻求授信,由外部金融机构向供应链中的参与者发放贷款,也可以称之为间接供应链融资。其中,内部融资主要采取的是贸易融资形式;外部融资则主要由农信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供应链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库存等发放贷款,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融资等。具体来看,农产品的上游生产环节如果没有可抵押的固定资产或者流动资产,可用应收账款抵押融资;下游的加工和销售环节,因为有半成品或者成品,可以用物流仓单质押等融资。
2.1农村生产资料供应链
广泛意义的农业生产资料指的是农、林、牧、副、渔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总称,是进行农业生产的物质要素。
由工业产品中提供的农业生产资料一般包括:农机设备;半机械化农具、中小农具;农药;化肥;农用塑料薄膜;农、林、牧、副、渔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的设备以及运输、储藏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各种配件等等。
农村生产资料供应链的涉及主体主要包括:供应商、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制造商、代理商、销售公司、批发市场、农户消费者。
在这其中,不同的参与主体会面临不同的融资需求。生产制造环节例如原料采购、设备购置等存在资金缺口,销售流通环节中的经销商、零售商有预付进货款的需求、农户消费者购置生产资料时往往有分期付款的需求等。
2.2农村消费品供应链
农村消费品供应链的涉及主体主要包括: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农户消费者等。
农村消费品连锁经营的供应链参与主体包括供应商、连锁经营企业(自营/ 平台型电子商务平台)、农村区域的配送中心、直营店/ 加盟商/ 网店、农村消费者等。
在资金需求方面,大型连锁企业(自营电子商务平台)在采购商品时,往往需要大量的预付款项,存在融资需求;配送中心/ 加盟店/ 网店等通常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有存货或者应收账款抵押融资等需求;农村消费者在购买大宗消费品时,则有分期付款的需求。
针对上述供应链中的融资需求,企业与农户等可以进行供应链融资方式。例如预付款融资(保税仓、融通仓1)、保理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这种融资方式可以实现多方共赢:连锁企业可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短期流动资金支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第三方服务公司可以扩大客户资源,拓展利润空间;农户消费者则可以通过消费信贷提高购买力。
三、农村供应链金融的供给分析
从农村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上看,包括龙头企业、传统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农信社等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等都有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开展的农业供应链金融
商业银行开展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注重对核心企业能力的考察。
以园区为主导的农村供应链金融
农业产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在空间地域上的聚集区。通常在具有一定资源、产业和区位等优势的农区内划定较大的地域范围以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园区常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目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业产业园区会形成一个农业产业集群,在这其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种养殖商、加工制造商、批发零售商以及农业协会等之间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各类主体会在技术、信息、资源、物流、销售上相互依存。
银行开展农村供应链金融往往以园区和产业集群为依托,提供满足供应链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参与的融资合作则包括园区建设融资、在企业+企业组合中的融资、企业+基地+农户组合中的融资等。
在这种方式中,商业银行还会与政府部、保险公司、担保机构等合作,并通过政府设立的风险基金、保险公司提供的种养殖保险等产品和服务分散贷款风险。
政府主导、商业银行参与的供应链金融
在农业生产中,政府会投资建设农业基地,并且吸引银行资金、社会资金进入基地发展产业,培育产业链条,鼓励进入的经济主体进行集群化、规模化、链条化、标准化生产。
在这一过程中,各经济主体存在融资需求,政府则通常会与金融机构联合开展担保融资,并设立基地发展风险保障基金,增强各个主体的抗风险能力等。这种情况下,银行会向龙头企业发放抵押担保贷款,并向农户发放风险基金担保贷款等。
3.1农业龙头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
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与一些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成订单、合同关系,形成一个供应链链条。依据市场需求,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或者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依据规定标准收购初级的种养农产品,龙头企业则为合作社或者农户提供化肥、种子、幼苗、幼种等生产资料,并提供技术指导,且统一收购符合标准的初级农产品。
在这种模式中,龙头企业选择有贷款需求的合作社、农户等推荐给银行,商业银行针对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之间存在的农产品、资金流转等进行风险评估并提供融资服务。其中,担保公司为合作社或者农户贷款提供担保,担保公司通常由政府组建。
除此之外,农业龙头企业也在探索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农村供应链金融服务。例如农业龙头企业新希望、大北农等,依靠自身多年在农业领域积累的资源,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并打通自有的供应链关系,成立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甚至是建立起特有的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为自身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以及农户等提供融资服务。典型的如新希望集团成立P2P 网络借贷平台希望金融,大北农集团通过旗下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贷款业务等。
3.2新兴金融服务机构的农村供应链金融
现阶段,农村供应链金融的一个重要参与者是P2P 网络平台等金融科技服务公司。主流的业务开展方式是P2P 平台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农业龙头企业通常掌握着农村供应链上商户、农户的基础信息,P2P 平台则需要可靠优质的借款人,因此双方具备达成合作的契机。P2P 平台通过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始逐渐渗透到农村供应链金融领域,成为农村金融二元结构中民间金融机构的重要部分。
就P2P 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开展涉农业务的平台较少,在这其中,开展农村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平台更加稀缺。从零壹数据监测到的数据来看,截至2017 年12 月31 日,全国共有P2P 网络借贷平台(尚未监测到助贷类平台)5503 家,其中正常运营的仅有1539 家,正常运营的平台占比仅占总体数量的27.9%,在正常运营的1539 家平台中,有超过100家网贷平台从事农村金融相关业务3,其中,只有近20 家平台有从事农村供应链金融业务。
平台 |
注册地 |
涉农供应链金融业务描述 |
平台定位 |
希望金融 |
天津 |
业务范围涵盖农业产业供应链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农村消费金融、农业产业支付。 |
P2P |
宝象金融 |
上海 |
以农业上市公司及龙头企业供应链中有核心企业担保的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 |
P2P |
杉易贷 |
深圳 |
为农产品流通领域小微企业及个体提供金融服务 |
P2P |
信用宝、大田金融信用贷 |
北京 |
与农机农资经销商合作,为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农机贷、农资贷、经营贷等。 |
助贷 |
民民贷 |
温州 |
基于供应链为养殖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
P2P |
元宝365 |
北京 |
涉农订单贷,核心企业(饲料厂、农药厂等)向其上下游原材料供应商和工程承包商订单后,平台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备货资金;核心企业法人/大股东承保。 |
P2P |
可溯金融 |
杭州 |
与核心企业正大集团合作,为下游农户等提供农资、农机贷款服务。 |
P2P |
领鲜理财 |
北京 |
与正大集团合作,为下游养殖户提供农资贷款服务/产业链下游大型国企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提供劣后资金或回款保证 |
P2P |
聚优财 |
杭州 |
部分供应链金融服务涉农 |
P2P |
惠农时贷 |
程度 |
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金融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
P2P |
好麦金融 |
杭州 |
联手货运公司,对货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销售端提供新车采购融资服务,为下游的货运车主发放借款;第三方资管公司无条件回购债权。 |
P2P
|
农泰金融 |
深圳 |
从农资供应链切入,推出经销商贷、零售贷、种植贷、惠农贷、果品贷、等产品,依靠农业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 |
P2P 农药制剂行业巨头公司诺普信投资成立 |
理财农场 |
深圳 |
为农户、农资经销商提供基于供应链的金融服务。 |
P2P农药制剂行业巨头公司诺普信为股东 |
浙农金服 |
杭州 |
浙农控股旗下,为集团内外供应链上下游非关联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涉及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融资服务。 |
P2P |
三农金服 |
深圳 |
为农户提供消费分期、产业链金融、信用贷款等服务。 |
P2P |
牛牛BANK |
深圳 |
与果汁公司合作,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金融服务 |
P2P |
道口贷 |
北京 |
涉及部分农牧业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
P2P |
农分期 |
北京 |
为农户、农业合作社等提供农机农资等分期付款服务。 |
助贷 |
什马金融 |
上海 |
深入农村,为农村交通出行提供农民消费金融服务和商户供应链金融服务。 |
助贷 |
沐金农 |
北京 |
与线下农资经销商合作等,为农户提供代付类生产经营与消费贷款;与核心企业合作,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等。 |
助贷 |
翼龙贷 |
北京 |
与农资企业等合作,尝试供应链金融服务 |
P2P |
屹农金服 |
北京 |
专注种植、养殖行业,提供信贷及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 |
P2P |
现阶段,农村供应链金融服务仍然是信用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产物。农业龙头企业主导,商业银行依靠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服务仍然是最主要的金融服务方式。由于农村供应链金融在国内以满足农业生产与加工中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起源与发展,融资服务主体自起源以来就以商业银行为主导;商业银行注重对供应链及核心企业能力水平的考察,因此,提供的服务也多集中在产业化发展较为成熟的种养殖领域,但在欠规模发展的领域,上游的小微供应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的融资服务都相对缺乏供给。
新兴金融服务机构入场农村供应链金融市场,但参与主体较少、规模较小、发展较为缓慢;值得肯定的是,借助互联网长尾效应,终端客户的服务逐渐被挖掘与覆盖。随着互联网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及电商带动的农村流通行业的发展,现阶段,农村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领域针对终端消费者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发展迅速。
四、农村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
4.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农业产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各国农业产业化都大致经历过相同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萌芽、摸索、发展和成熟四个阶段4。从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具体形态来说,我国农业产业化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各省市的发展情况又各不相同。例如,耕地面积集中、地形多平原、降水丰富的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较快、发展程度较高;而山地、丘陵等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
从生产方式上看,我国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仍然较为落户。小农生产、大田种植、大水灌溉、使用大量化肥农药仍是大部分农村地区最普遍的生产方式;农村生产活动中,农民很少应用循环农业、 精准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的生产模式。
从开展农业生产的组织类型上看,第一,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现代化的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不强。根据农业部2016年10月公布的第七次监测结果,我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共1131家合格,其中山东省有85家,居首位;四川省有58家,第二名;河南省与江苏省并列第三名,各有55家。现阶段,我国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但普遍规模小、实力不强。另外,核心企业将供应链的绝大部分环节集中在企业内部,如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以及最终产品的包装销售等,带动供应链中其他中小企业的作用有限。第二,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的重要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普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混乱、组织能力较差、扶持监管不到位、财务不规范、承贷能力弱等等。这也将影响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第三,基层农民的科技意识有待提升。尽管有农户愿意接受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 但受文化水平限制,接受能力较弱。尽管有农户重视农业生产,期待农产品的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率,但因为缺乏专业人才,使之学习使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存在一定障碍。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发展, 农业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产业链上各成员之间的关联度需要增强。农业产业链整体资本实力薄弱,这阻碍了农村各供应链的形成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4.2农业供应链数量少 链条不稳固
我国的农业供应链数量较少,供应链金融服务集中在少数产业化程度高、供应链管理完善的的细分种养殖领域,例如猪养殖、乳品加工制作等领域。大部分农业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与农业合作社、农户之间是一种简单的契约关系,利益相关性不强,并没有形成稳固的利益链。例如当农产品的价格有较大的波动时,合同双方容易出现违约,并使得整个供应链的信用评级受到影响,增加了供应链融资的难度。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部分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等利益联结方式与农户建立了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关系;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则只是松散的市场买卖关系。这两种类型的企业与农户联结关系之中,都存在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博弈。在第一种类型的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中,交易双方都想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这种契约关系并不稳定。当农产品价格波动时,这种关系的不稳固显现。例如,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契约、合同价格时,农户一般不太愿意按契约、合同价格将农产品卖给企业,因此,农户的违约率升高;而当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契约、合同价格时,企业又不愿意大量收购农户的农产品,导致农户农产品“难卖”。在这种关系中,相较于企业,农户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第二种类型的企业与农户关系中,企业与农户没有相对稳定的供需关系,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由于龙头企业不愿收购农产品而导致农户“难卖”的问题,也大概率存在由于农户惜售而导致企业的原材料供给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整体情况就是,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简单,基本谈不上形成一种稳定有效地供应链,因此,供应链金融方式开展困难。
4.3农村地区重生产 轻流通问题仍存在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生产、轻流通的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居民日常消费品的购买渠道传统上包括赶集或庙会、夫妻店、批发市场、乡镇超市或县城里的百货商店等。现阶段,农民可以选择在网上购买消费品、销售农产品等。另外,全国性的电商巨头都在拓展渠道下沉到农村,村民可以在电商平台设立的村镇服务站购买或者自提产品,这些村镇服务站专门负责配送、售后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等。尽管如此,农村传统的流通渠道仍然有效,并发挥重要作用,关键之处在于农户等的交易信息等各类信息尚在线下,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较低。
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道路交通状况相对较为落后,物流运输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大多数物流公司的配送网络只覆盖到县级/乡镇一级,村级尚无法送达。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还不足以支撑农村流通业的发展,特别是“最后一公里”难以解决。农村居民日常消费还存在购物难、购物贵、商品质量无保障等问题。
农村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影响到农村消费品供应链的有效性,也使得对应地融资服务,例如经销商进货款、农户购买农资、消费品等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
工业品下乡受制于流通体系的不健全,同样,农产品进城也受制于流通体系,例如农产品对储藏和保险要求很高,对仓储、冷链等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形式主要有“农户+批发市场”、“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在各种组织形式的链条中,由于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存在权利的不对等,农产品流通会出现低效和无序状态,“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4.4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 农户信用体系不健全 信用意识需提升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商业银行等与小微企业、农户等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等资金提供方可以通过核心企业获得农户等融资主体的信息,但这中间仍然存在信用风险。例如,核心企业对农户的了解未必真实,农户也可能欺骗核心企业,向企业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等来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甚至恶意逃脱债务。农村信用体系的不健全阻碍着农村供应链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农村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方面,农户整体缺乏诚信观念。农户对征信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信用意识、信用记录等尚未引起农户足够的关注。例如,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农户可能会因为隐私或为了逃避信用记录制约而不愿意提供真实信息,从而虚报、瞒报,消极对待信息征集工作,或者参与信用评定的意愿不强等。这些需要长期教育与培育的工作影响了农村信用评定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例如,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有关征信的只有一部管理条例,制度及机构上都存在空白。在农村的征信业务中,农户信用信息的采集、评估以及失信惩罚、披露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制度与监管空白。再一方面,农村的信用担保体系也不够完善。农村经济活主体缺乏必要的、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担保品,大部分农户贷款都是信用贷款,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五户联保等,这是长期难以解决的一大问题。本质上,农村供应链金融中依靠企业信用担保为农户提供贷款的方式就是信用体系不健全的产物;最后,针对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动产质押的痼疾,央行征信中心推出了动产质押融资服务平台,但还存在推广、数据共享不足等问题。
4.5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情况堪忧
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情况有待改善,农业生产加工领域也是如此,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体系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主体不诚信导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等。
2017年8月初,农业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的通知,提出争取用3年时间左右,基本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使得信用档案成为政府监督、市场评价、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到2017年底,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率先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到2018年底,全国粮食大县“菜篮子”产品主产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基本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到2019年底,基本实现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全覆盖。
另外,农业部也明确表示,需要建立信用档案的对象是农资和农产品领域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资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并且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将散户纳入信用档案建设范围。同时,需要建立的信用档案的信息主要包括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名称和社会信用代码等基础信息,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信息,认证或登记信息,监督检查信息和奖励信息。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增加其他信用信息,以充实主体信用档案。
五、农村供应链金融典型案例分析
5.1蚂蚁金服
简介
2016年12月20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之际,蚂蚁金服在北京宣布,全面开启农村金融战略:三大业务模式服务“三农”用户全面需求,以三年“谷雨计划”推进普惠金融扎根农村。所谓的“谷雨计划”,即在未来三年,蚂蚁金服将联合100家龙头企业,为大型种养殖户提供金融服务;与合作伙伴一起,为1000个县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包括支付、信贷、保险;面向国内“三农”用户,拉动合作伙伴及社会力量提供累计1万亿信贷资金。
解决方案
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事业部在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思考后,将中国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细分为三层:
(1)农村消费者和小型经营者在金字塔的底层,在整体市场里面约5-6亿人,其痛点是小额信贷需求以及单笔非常高的运营成本。
(2)在金字塔中间层,是产业链下游经销商以及农村的中养殖户以及小型生产经营户,在整个市场规模大约是有3000到5000万人,其金融服务的痛点是中等规模贷款需求,以及信息的缺乏。
(3)在金字塔上层,是规模化的农业主体。据农业部统计,其数量应该达到260万左右,核心痛点是大额贷款需求,服务风险较高的农业企业。不同层级的客户对应不同的信贷解决方案。
数据化金融平台模式。第一层用户的需求是消费,主要群体是普通农民、小种养殖户和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这部分人群占农村人口的80%以上,但单笔资金需求小(几千至几万不等)。针对这一层的客户群,由蚂蚁借呗\花呗对接,提供的服务以消费信贷为主,授信额度稍小于城市居民。具体来说,依靠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平台模式,进行大批量、自动化授信,能有效降低成本,解决农村金融运营成本高、信息不对称、收入难核实的痛点。
“线上+线下”熟人模式。第二层是中型种养殖、生产经营农户、农村小微企业,人数少于底层用户,人均资金需求量高于底层。由单纯线上渠道提供的信贷额度已无法满足其要求,并且他们提供的线上数据信息也不足以让蚂蚁金服作出授信的判断。针对中层用户,蚂蚁金服的解决方案是“线上+线下熟人”的信贷推荐模式。线下熟人分两部分,一是阿里的村淘合伙人,二是阿里投资入股中和农信多年积累的农村信贷员队伍。线下熟人因为了解当地农户,可有效帮助判断、评估借款人的还款风险。这些熟人的作用就相当于“风控”,让熟人的线下触达能力与蚂蚁金服线上数据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坏账的发生率。
供应链金融模式。
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大型规模化种养殖户,数量少但资金需求大,信贷需求迫切。针对这层用户,蚂蚁金服给出的是“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所谓供应链金融,即把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看成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借助大型核心企业对中小供应商的深入了解,选择资质良好的上下游企业作为融资对象,为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提供系统融资安排。
例如:天猫超市的供货电商易果生鲜与陕西周至县北吉果蔬专业合作社签订采购协议。蚂蚁金服基于采购订单,在对订单进行识别并确认后,由网商银行为合作社数百名果农社员提供低息贷款,果农拿到这笔贷款后,通过定向支付工具专项用于从农村淘宝购买指定的农药、农资、农具。最后果品通过易果生鲜进驻天猫超市进行销售。这种基于产业链形成的闭环信贷模式,突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评级授信要求,也无须另行提供抵押、质押、担保,提供的资金效率高、环节更简单,利率则远低于民间借贷。
5.2屹农金服
简介
屹农金服(原“沃投资”)由屹石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运营,公司成立于2012 年,并于2014年9月正式上线,业务专注于三农金融市场,在农村普惠金融和农业产业链金融做了大量实践,在三农金融领域形成了符合农村市场发展需求的解决方案。目前屹农金服在全国多个省市农村建立了服务中心,直接面对农户及核心企业,未来两年,屹农金服计划将撮合交易规模增长超过30亿,继续深耕种植、养殖产业链金融模式。
屹农金服在种植服务、养殖服务、粮食贸易、肉类交易、农贸市场、物流、生产加工等农业生产各领域进行探索与实践,并根据各产业不同模式提供多元化资金服务,帮助农户、农资供应商、贸易商、食品加工商、批发商等农业流通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和流通成本。在农村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屹农金服已经在种植供应链金融、养殖供应链金融、粮食贸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开展业务。其中,生猪养殖供应链金融服务于2017年11月份正式开始,截至目前交易规模超过千万。与多家生猪养殖服务平台及大型饲料供应商合作,屹农金服已经在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河南等地开展业务。
操作模式
屹农金服与养猪专业平台合作,在这其中,养猪专业平台类似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核心企业,屹农金服与合作平台共同为养殖户提供养殖融资解决方案。这些合作平台通常是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对养猪户提供养猪技术服务(例如SAAS平台)、饲料采购及生产销售等服务,且交易资金通过平台结算。因此,核心平台能够掌握或者获取养猪户的各类数据,例如基本信息、交易数据等,这将成为金融服务中进行风险控制与管理的一个基础。另一方面,平台具备渠道条件,其线下养猪技术服务团队和市场推广团队可以承担金融服务工作中贷前、中、后的管理职能;据此,屹农金服与养猪专业平台合作,利用各自资源禀赋共同提供融资服务等。
如上图所示,屹农金服与合作机构合作,为合作机构服务的养猪户提供饲料购买贷款服务。这种金融产品的显著特点是养猪户具有购买饲料的需求,借款目的明确,具有真实的交易场景。
在具体服务中,养殖户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的饲料首付款,屹农金服的批款根据交易金额的剩余部分发放贷款;同时,合作机构负责给养殖户购买和提供饲料,并对借款进行全额担保;养猪户在申请借款之前需进行评估和授信,其中,个人授信封顶20万,企业封顶授信100万;贷款发生后,屹农金服可以使用合作机构平台为其开立的后台账号实时查询和监控养殖场的变化。
借款申请的基本要素:屹农金服生猪养殖供应链金融的借款主体主要是自繁自养的规模型猪场,其中以拥有50 头至1000 头经产母猪的规模猪场居多;具体的授信额度需要根据借款的猪场规模确定,同时授信额度会根据出栏数量及仔猪数量随时进行变更;从借款的周期上看,最长期限为5 个月,借款主体需要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另外,借款主体的还款时间也可以根据每批生猪的出栏时间进行调整。
5.3风险管控
屹农金服的业务开展需要依赖合作机构,例如利用其渠道、风险管控能力等;但双方是共赢的,利用金融服务合作机构能增加对养殖户的粘性、屹农金服则获得金融撮合服务的收益。
(1)贷前环节
在贷前环节,合作机构首先要对借款主体进行尽职调查,包括对借款企业法人、股东、实际控制人配偶等个人信息记性调查:例如诚信度、资金积累是否合理、业务经营经验是否丰富、家庭是否稳定、口碑调查等;对借款主体商业模式进行调查,例如资产负债、现金流、企业征信等财务信息是否合理、商业模式是否先进、商业模式是否能形成闭环、上下游合作方是否稳定等;对合作代偿及担保能力调查,例如资产规模是否足够、现金流是否稳定、固定资产能否抵质押、是否具有抗以外风险能力等。除去合作机构对借款主体的尽职调查,屹农金服对借款主体进行多重审核。其中初审进行实地调查、复审通过视频或电话与借款人二次审核、并由终审委员会综合决议出具最终结果;另一方面,屹农金服在放款时会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确保逾期出现时可以代偿。
(2)贷中环节
在贷中环节,屹农金服注重线上化、数字化管理,同时注重全流程的监督跟踪,包括定期走访,如每月至少与借款人实际接触一次,了解借款人动态;对资金用途进行跟踪,例如借款资金与合作机构共管并定向支付,且确保仅用于借款时描述的借款用途;同时需要对养殖户借款人的生产进行跟踪,例如在借款人出售生猪时,屹农金服需要与合作机构共同对接下游的收购方,借款人出售的资金需先偿还借款,再将剩余部分用于继续生产。
(3)贷后环节
在贷后环节,屹农金服主要维护与借款人的关系,并及时跟踪借款人提醒其还款,包括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提前三天对借款人进行还款提醒;在市场出现变化时及时提醒借款人预防经营,维护关系以提升借款人还款意愿等。另外,还通过债务重组、资产保全等方式帮助经营能力出现问题或银行临时性抽资还贷而无法及时还款的逾期借款人或合作机构,使之能够度过资金困难期。甚至还和下游供应链合作,例如对签约的下游回购方,启动回购机制,回购逾期借款人的所有资产等。本质上看,屹农金服通过产业链开展金融服务的原因是农村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因此需要具备不同资源禀赋的机构进行相互合作而展业。这一实践案例中风险控制的关键点是需要合作机构进行担保,同时再依靠逐渐信息化、数据化的方式进行各个环节的风险管控,这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现阶段介入农村金融的一种重要方式。